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在中醫古籍申沒有記載「尿毒症」的名詞,只見有「癮閉」、「關格」、「虛損」、「小便不通」等證見類似尿毒症的內涵。 所謂哮喘,乃是氣管及支氣管,對各種刺激反應著亢進的狀態,在臨床上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喘鳴,並呈現氣道之狹窄,為自然形成或因治療而變化的一種病尿毒症(腎衰竭)是因腎功能不全,使體內的氮質及其他代謝產物停留時所引起的病症。本症常出現酸中毒,神經、循環等系統的各種症狀;病症重危時,必須中西配合兼治比較能夠達到目的。
一、尿毒症之種類
正常腎臟的排尿、調節、生長等機能斷絕而造成的症候群,就是所謂的尿毒症。尿毒症又可分為由急性腎機能障礙造成的尿毒症與慢性腎機能障礙造成的尿毒症。
由不同原因造成的兩種尿毒症,性質完全不同。急性腎機能障礙造成的尿毒症,尿量減少為其主要症狀;而慢性腎機能障礙造成的尿毒症,則因腎機能障礙導致的全身各臟器異常為其主要症狀。
若加以適當的治療,急性腎機能障礙導致的尿毒症可用中藥獲得痊癒;但慢性腎機能障
二、尿毒症發生的原因
造成急性尿毒症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三種:1.腎前性腎不全(休克、水和電解質的喪失)。
2.腎性腎不全(急性和慢性腎炎、急性尿細管壞死、急性腎乳頭壞死、腎毒物質)
3.主腎後性腎不全(尿管結石、腹腔內腫瘍的尿管壓迫)。
三、尿毒症的症狀
造成尿毒症的原因,不論是急性腎機能障礙或慢性腎機能障礙,都會出現高氮血症,水和電解質的異常、貧血、代謝性酸性中毒等症狀。這些基本體液的異常,會使全身各臟器發生異常。自覺症狀包括異常性全身倦怠、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心悸亢進、焦躁不安、肌肉疼痛等。
消化器出現的症狀有食慾不振、噁心心、嘔吐、瀉肚、便秘、腸閉塞、消化管出血、潰瘍、口腔炎、胰臟炎等。
循環器官出現的症狀包括心包炎、心肥大、心肌障礙、肺水腫(尿毒症性肺炎)、肋膜炎等,尤其會有貧血和電解質異常的現象,於是更加使心機能不全。
高血壓所出現的症狀是在舒張壓(低血壓)的上升比收縮壓(高血壓)的上升顯著的時候。
微血管的出血,可從全身的黏膜、漿膜和皮膚網膜上看出。
呼吸器官出現的症狀,除了包括在心機能不全時發生的肺水腫外,常會出現肺炎,而且肺炎的死亡率很高。
神經和肌肉症狀,會伴隨頭痛、多發性神經炎、痙攣、肌群振顫、纖維性收縮等。運動器官出現的症狀有關節痛、肌肉痛等。精神症狀有不安感、容易興奮、昏迷、昏睡等。在後述的透析療法普及前,因尿毒症的昏睡導致死亡的病例很多。
患反毒症時,在皮慮上出現的症狀非常獨特,呈乾燥並有貧血現象、浮腫、沒有精神、色素沉澱(尿色素和黑色素的沉澱)等現象。
四.尿毒症的防治
1.心理、生理方面治療:雖然精神和身體的安靜f常重要,但不需絕對的安靜,過於強迫患者保持安靜,反而會覺得痛苦,況且臨床上所許可範圍內的運動,也是有必要的!
從全身抵抗力減弱這點來說,身體各部份的清潔非常重要,而且要小心尿路感染、呼吸器官感染、皮宙感染等。
在此需強調的是,尿毒症的分佈年齡在青壯年居多,此時期不論是個人或在社會,都是極重要時期,往往發現自已患有這種疾病後,陷於極度不安的狀態,因此接觸患者時言行上需特別留意。
2.入飲食、水份、電解質的供給治療
為減輕氮代謝的負搪,需限制蛋白量,基本上以每公斤0.5公克的比例攝取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飲食重點放在糖質與脂肪,加上上述的蛋白質比例,總熱量體重每公斤需要30-50卡洛里。
另外,必須限制食鹽,只要沒有心機能不全、浮腫、高血壓等症狀,一天需攝取食鹽3-6公克。
前天的尿量加上不感蒸泄量,就是水份攝取的適當量(一般是尿量加800-1000)
體重是決定水份和鹽份攝取量的基本要件,因此每天都要量體重。
此外還需限制台鉀食物(如水果、全乳等),尿量一天減少到250以下時,尤需嚴格限制。
患尿毒症時,會有血清鈣減低的傾向所以每天需攝取8-12公克。
五、西醫治療上的利幣
1.西藥治療法對容易受刺激、失眠等不安定狀態,可使用鎮定劑。使用氫氧化鋁可治療消化器官的症狀,而且它對於消化性的潰瘍、胃炎、由腸管內吸收貯積於血中的憐酸等也是很有效的。
不過使用過量的氫氧化鋁,會在腸管內凝結變硬,因此應注意通便。
浣腸是幫助通便的最好方法,瀉藥反而並不適當。若是帶下痢的尿毒性腸炎,可使用鎮施行腹膜灌流法時,不需龐大的設備、技術,而且操作簡便,尤其在緊急狀況時(高鉀血症、鉀和藥物中毒、淤血性心機能不全等),其治療效果特別優異。不過長期施行時,為防腹膜感染及癒合會減低其效果,此時則需人工腎臟療法。
人工腎臟療法是利用人工輔導血管使得血液導至體外,於貯槽內和透析及人工透析膜接觸,效果比腹膜灌流法來得良好。
2.腎移植法
尿毒病或腎機能不全之患者,利用人工透析法,可望恢復,但這是以機械式排出老廢物,所以機能和原來的腎不盡相同,仍具有若干缺點。
欲克服這些問題而獲得腎具有的機能,施行腎移植手術較為理想,但也不是一本萬利的方法。
六、中醫藥治療尿毒症
尿毒症的病理是「正虛邪實」,即正虛是 本」,邪實是「標」。故在治療上,臨床上分為下列三型,以利辨別下藥,而延年益壽的效果。1.氣實壅滯、濕濁內阻型:尿少尿閉,噁心嘔吐,納呆厭食,頭痛煩燥,抽慉昏迷。脈象實有力、苦膩。多見於急性尿毒症。宜破氣通滯,攻下逐水,採用疏鑿飲子加減...等方法,治癒上有不錯的百分。
2.脾腎陽虛、寒濕內蘊型:面色晦滯、畏寒怕冷、下肢不溫.、大便搪薄或瀉、嘔吐清水。
脈象沈綑或沛綑:苔白膩潤;多屬慢性尿毒症。採用吳菜英湯加減或附子理中湯加減…等藥用,臨床上不但有治癒希望,并能延長生命。
3.脾腎陽虛、濕熱互結:面色萎黃或皓白,腰酸倦怠乏力,食慾不振,胸悶懊,口申尿臭,發熱煩躁,便秘或稀薄熱白天。脈象細數或弦數:苔黃膩而燥。多屬濕濁熱化型尿毒症。
必須溫補脾胃,清熱降濁。採用黃蓮溫膽湯加減或溫脾湯加減....等方藥,臨床上治癒比率高,更能強健身體。